“柴油荒”,持续两月尚未缓解;“电荒”,由于煤价继续走高、发电企业亏损又暗藏隐忧;“气荒”,因冬日用气高峰临近、供需矛盾加大已现苗头,这一切预示着今冬似将再陷能源短缺困局。
煤电油气年复一年频现恐“荒”,折射出原有高耗能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凸显能源改革三大路径:走低碳发展之路,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多元运输格局。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指明方向,明确提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理顺煤、电、油、气、水、矿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
拉闸限电之痛:警示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行进在重庆、河北等地,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高速路上只要看到大货车排长龙就知道附近一定有加油站,而且是加不到柴油的加油站。
唐山一家货运公司老板杜占海告诉记者:“加不到油!公司运营的十几辆货车现在都不敢派出去拉货,生意已受影响。”
“柴油荒”的出现,多数人习惯从供给方面来分析,认为是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波动使市场调价预期对油价形成看涨,国内柴油出现“批零倒挂”现象,造成加油站经营亏损,经营者以停供、限供来避免零售继续亏损。
然而,记者调研时发现,由于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强制拉闸限电,带来的非正常需求也是导致“柴油荒”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为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节能减排目标,部分压力较大的省份在大限来临前的最后几个月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直接拉动了当地柴油需求的上升。业内人士预计,意外限电对全国柴油需求的贡献月均在10万吨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各地强制拉闸限电,致使企业使用自备柴油发电,是造成柴油需求非正常性突增的重要原因。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数据显示,南方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停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林柏强说:“这与我们观察到的三省中小企业众多、大量使用自备柴油发电的情况相吻合。”
林柏强认为,拉闸限电和“柴油荒”的警示信号足够强烈。他说:“下一个五年再也不能走高耗能的粗放发展之路,必须调结构,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才不会再现拉闸限电之痛。”
河北兴隆县常务副县长祁海东告诉记者,借节能减排之机,县里主动关停了一批明年才需淘汰的400立方米以下的钢铁高炉,转而发展低能耗、规模化的矿产业。他说:“虽然县里财政收入减少了,但短期阵痛换来的是持久发展。”
煤电“顶牛”之困:警示须理顺价格机制
山东,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露天储存的煤堆越变越小。“电煤一周一个价,不敢多囤煤,越发电越亏损。”厂燃料公司经理邹为和告诉记者。
据邹为和介绍,煤价占到发电成本的70%,标煤715元一吨是该厂盈亏平衡点,但10月底已涨到810元一吨而且还在上涨,预计四季度电厂亏损将更严重。
随着冬季储煤高峰到来,煤价继续走高。近日秦皇岛港公布的各煤种参考报价已达去年冬天最高水平,其中17日5500大卡发热量动力煤价格已涨至每吨795至805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二成多。
在煤价一路上涨形势下,国内火电厂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期发布报告称,截至9月,已有10省火电企业出现全面亏损,一些电厂已无钱买煤,可能导致缺煤停机,无法保证冬季热电供应。
虽经多年破解,但目前我国“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说:“煤价持续上涨和电价调整滞后,是造成火电企业刚性成本增加、亏损严重的根本原因。”
为理顺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煤电联动以缓解电厂困境,不过,受种种因素制约,这一机制执行得并不成功,至今只联动了4次。